第104章(1 / 2)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嚴倩鬧騰着要去園子里散散心,吳大夫人沒精力管她,便交代下人一定要看好她。幸好嚴倩也是個識趣的,並沒有碰觸底線。下人們也只當她想出來透透氣,只管她不與人接觸便好。

誰曾想嚴倩還是找到了機會偶遇了吳家的嫡長孫吳馮昊。

吳馮昊芝蘭玉樹、才華橫溢,才不過二十五的年紀便已經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要知道翰林院,又是庶吉士,非一般人不得入,從無什麼後門可講,均是每科二三甲進士中擇優錄選。

吳馮昊能在二十五之年達到如此高的成就,自然與他勤學好讀脫不了關係,自是造就他書獃子的性格,並且他為人好善樂施、憐憫弱者,嚴倩會選擇他為目標,也不是無的放矢。

嚴倩本就遺傳了裴姨娘的一副柔弱相貌,未語先讓人憐惜三分。她趁看着她的丫鬟如廁之空,倉皇跑了出來,一頭撞進路過此地的吳馮昊懷裡。

吳馮昊扶住她,她眼含淚水微一擡頭,便嚇得瑟縮一垂。之後似滿心惶惶,細聲求他不要說看見她了。

如此弱質女流,又是這麼的令人憐惜,再加上好奇心作祟,吳馮昊便開口詢問了一二。嚴倩來不及回答與他,一副害怕被人追上的模樣,他便牽着她去了他位於園子后處的書舍之中。

這處書舍是為吳馮昊每日讀書所用,此處風景甚好,又頗為安靜,吳馮昊為人喜靜,闔府上下俱是清楚,所以平常也沒人敢進來打攪。

嚴倩便在這欲拒還迎中,挑挑揀揀將自己的身世告知於他。

在她的說法中,她是一名極為可憐的庶女,從小在嫡母手底下茍且偷生。一次外出做客,表姐從她口中套了話拿去討好吳瓊瓊。

吳瓊瓊是吳馮昊的親妹,更是引得吳馮昊好奇不已,然後接下來的事自然隨之而出。

作為一個煢煢孑立的庶女,因兩方相爭而牽連其中,嫡母惱恨她壞了嫡妹的名譽,不但狠狠將她懲治了一頓,還要將她遠嫁出京給一個克妻的老鰥夫為續弦。她實在是忍耐不下,於是便偷偷跑出了家。之後被歹人劫走了財物,路遇從蒙山圍場的吳瓊瓊。

吳瓊瓊邀她來家中小住,她本以為是好心憐憫,哪知才出虎穴又入狼窩,吳瓊瓊起了歹心,居然想利用她繼續與嫡妹相鬥。

這點是嚴倩自己根據這幾日情形猜測出來的,她自然不知曉真實內里是如何。

可吳瓊瓊是吳馮昊的親妹,從來熟稔她的個性,再加上吳馮昊是個大男人,雖個性有些木訥,卻不是不諳世事。加上嚴倩言行中透露出來的些許害怕,與自己成日里被丫鬟看着的言語,吳馮昊已經可以猜到那其中定然不是什麼好事。

吳馮昊當場臉色就不怎麼好。

吳瓊瓊雖是他親妹,他卻並不怎麼喜歡這個妹妹。吳瓊瓊天性刁蠻,仗着有祖父寵愛母親疼愛便無法無天,平日里對下人非打即罵,在外面別家貴女屢起衝突,吳馮昊也不是不知曉。

別說吳文俊的妻子裴嘉藝總是受吳瓊瓊的苛責,吳馮昊的妻子柳氏又何嘗不是,只是這是小姑,又有婆婆撐腰,只能是忍了。吳馮昊與柳氏感情不錯,也知曉妻子是個和善柔順的人,總見她被親妹欺負,吳馮昊也不是心中沒有感觸。

這就是所謂印象對人的影響,只要你平日里給人是這種印象,哪怕這種事你並沒有干過,也會讓人先入為主,所以吳馮昊並沒有懷疑嚴倩所說的話。

嚴倩哭得梨花帶雨,她本就生得貌美,又是贏弱之態,本就讓人憐惜三分。再加上這樣坎坷的身世,更不免讓吳馮昊唏噓不已。

被家裡掛白之事,嚴倩也盡數告知了吳馮昊,所以眼前這名少女真是煢煢孑立、瞭然無依,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的親妹。

吳馮昊出於彌補心態,也替嚴倩想了幾個辦法。例如由他來勸解自己的母親,讓她親自陪着送嚴倩回威遠侯府,只說是小女孩一時玩忘了,忘記告知家中自己在吳家,才擺了這麼大個烏龍,也不是沒有迴轉的餘地,哪知卻被嚴倩拒絕。

她哭得嗆咳不已,“若真是送我回家,想必回家就是死了。我這次跑出來,本就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態,哪怕是找個地方弔死了,我也不願嫁那老鰥夫。”

其實吳馮昊也只是病急亂投醫,先不說吳大夫人是否會如此做,真讓她送嚴倩回去,怎麼和嚴家交代,只是一句小兒無知便能避過去的嗎?

肯定是不可能的,嚴倩可以忘,吳瓊瓊也能忘,你吳家的大人是幹什麼吃的,就忘了這麼多日!?並且見嚴倩被吳大夫人這麼派人看着,之後定然下場不會好。

“吳少爺,求求你救救我,如今也只有您才能救得了我了。我不心存忌恨,也不埋怨,說破了,我不過是替我那嫡妹擋災,就當是我上輩子欠她的,這輩子來還債。您就可憐可憐我吧,就當我是一隻小貓小狗,給我一瓦遮風,我為奴為婢作為報答……”

為奴為婢又怎麼可能救得下嚴倩呢?

她想的也不是如此啊!

就這麼被牽引、誤導着,吳馮昊果然做出讓嚴倩心滿意足的決定。

他決定納嚴倩為妾,將她納入羽翼。

當然吳馮昊說過這只是做給人看的,若是日後嚴倩有了心儀男子,或是想離開吳府,他便放她假死離開,反正嚴倩如今已是‘查無此人’,身份名字對她來說已是不重要了。

嚴倩大喜過望,跪下來給吳馮昊磕了幾個響頭,才被吳馮昊制住。

吳大夫人剛安撫女兒消停些,沒想到居然等到的這樣一個消息——

她的親兒子來告訴她,他要納那個她想生吞活剝了的小賤人為妾!

並且她親兒子還做出一副為母解憂的樣子,着實讓吳大夫人簡直想吐血。

可吳大夫人能說什麼呢?首先確實是她們有短被人捏着,唯一解決後患的路又被堵,哪怕吳大夫人是吳馮昊的親媽,她也想在兒子面前保持一個和善慈愛的形象,怎麼好赤/裸/裸的說要將那小賤人弄死才能以絕後患?

於是嚴倩所想成真。

吳家大房吳馮昊的院子里,像模像樣的掛了紅擺了酒,將嚴倩當做丫鬟擡了姨娘,住進了吳馮昊與柳氏住處側后的一處小跨院里。

故事自然沒有這麼簡單就結束。

吳馮昊確實是個不錯的男子,他並未起趁人之危的心思,可架不住有人對他起心思。哪怕自己如今已經有了名分,但再沒有加個事實更讓人放心了。

兩人本就有這個名,嚴倩又慣會裝相總是引着吳馮昊三五不時來看她,這麼一來二去,事實便成了理所當然。

吳馮昊多了一個善解人意、孤苦無依,又貌美如花的枕邊人。

從裴姨娘身上所學到的東西,這一下嚴倩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上拿夫君,中拿夫人,下面還兼顧培養自己的勢力。

柳氏是個柔順的性子,自然不是嚴倩的對手,嚴倩又慣會上眼藥,總是在吳馮昊面前裝得一副柳氏趁吳馮昊不在欺負她的模樣。吳馮昊和柳氏也因此有了嫌隙,嚴倩在吳家后宅可謂說是混得如魚得水。

唯一不美的就是吳瓊瓊此人。

吳瓊瓊臉上傷好后,不免還是留了一道疤。

那道疤並不顯,用脂粉些許遮掩一二也就看不出了,可吳瓊瓊心裡恨啊。又得知那賤人居然成了自己大哥的妾,她一邊暗罵著賤人,三五不時還去吳馮昊那裡找嚴倩的不痛快,嚴倩着實吃了不少苦頭。

可有吳馮昊的撐腰,吳瓊瓊倒也沒討好卻是真的。

就在嚴倩與吳瓊瓊以及柳氏,在吳家後院斗得不亦樂乎之時,吳家突然面臨前所未有的大災禍,吳尚書被大理寺收押了。

……

事情還要說到之前。

那日毅勇侯府花宴,吳瓊瓊與小跟班裴嘉玉在嚴倩刻意的引導下,三人湊在一起敗壞嚴嫣的名聲。可惜嚴嫣素來是個有仇當場報的性子,拼着自己的名聲不要,打了嚴倩個滿臉開花,還兼帶吳瓊瓊也挨了一巴掌。

挨了打不說,還丟了丑,三人合謀下的醜事也被公之於眾。又有沈二夫人為外甥女撐腰,壓着吳大夫人上門道歉。吳大夫人在沈家那裡受了氣,扭頭便撒去了裴家。

裴家與吳家的關係本就詭秘,吳大夫人做事不過腦的不給人留有餘地,沒少在外面敗壞裴家的名聲。裴家女眷自然不能吃下這種虧,兩家便宛若路人自此針鋒相對起來。

前裴侍郎被流放在外,唯一的頂樑柱塌了,裴家如今全指着吳家,又哪裡是吳大夫人的對手。裴家的女眷先是忍,實在忍不了,最後索性撕擄開來。

這下吳尚書倒大霉了,被兩家婦人之爭給牽連了進去。

所以說婦人之間的事,也不是小事。

這不,大人便被小事給牽連了。

***

前科場舞弊案又出了新篇章,原來前禮部侍郎裴楠是為人背了黑鍋。

那讓人背黑鍋之人便是禮部尚書吳儀。

熙帝震怒,命大理寺徹查。

這一下,京城裡可算是炸開了鍋,之前的事再度傳得沸沸揚揚起來。

許向榮這幾日可算是焦頭爛額的,吳儀是許貴妃一系的人,也算是其間勢力中的中流砥柱,這番出了事,許向榮沒少私下裡在外奔走。

即是如此,吳儀也不好脫身。

大理寺乃太子一系的地盤,好不容易抓到對手的短處,可不是憋着勁兒的查。一番查下來,不是屎也是屎了,反正貴妃一系有不少人紛紛受了牽連落馬。

幸好那裴楠是個不中用的,還不用人去提他回京審問,便噴了一口心頭血魂歸九幽,倒是省了許向榮不少事兒。之後吳尚書的官位雖沒保下來,但人卻無礙,只是只能回家養老了,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幸事。

反正對許向榮及貴妃一系不算什麼幸事,少了一個禮部尚書,可就少了無數個青年才俊為他們所用。蕭皇后這幾日心情不錯,成日里臉上都笑,相反許貴妃就黯淡不少,閉了宮門抱恙在身。沒幾日,熙帝便主動去了淳鸞宮看她,蕭皇后的臉色由晴變陰。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