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第一百三十八章 ==

如今廣和園在京中有兩座戲園子, 另有茶樓、酒樓若干。

之所以會開設茶樓酒樓, 也是出於一種延伸性的考慮。戲園子里不供應菜食與酒,而茶樓酒樓歷來是人們用以打發時間、招待客人最慣去的地處, 也因此廣和園向外擴展是必然的趨勢。

試想,若是在品茗喝酒與友人談天說地之時, 另有附帶有精彩的戲可看,可不是一件美事。

這主意是小鳳春出的, 如今他在廣和園也算是能獨擋幾面。既能登台唱戲, 還能給何錦與秦海生幫手。尤其自打秦海生去了江南, 小鳳春在廣和園裡的作用更是呈直線上升, 也幸好他早就改了以前的做派,是真心實意將廣和園當做家來看待, 不然秦鳳樓也不會放心對他委以重任。

經過小鳳春的提議, 又徵得了彼時還在遼東的秦明月的同意,廣和園嘗試性開設了一家既兼具吃飯飲酒宴客功能,同時又能看戲的酒樓。酒樓開業以後,客如潮來, 生意十分火爆。

同等價位的消費, 菜食酒水相差不多,卻同時能看到廣和園的戲,一些客人在選擇時不免便會有傾向性。廣和園嘗到了甜頭, 在第一家酒樓生意穩定之後,又在京中內外城開設了數家茶樓酒肆,而生意也是非常火爆。

這要歸咎於廣和園的名頭響, 戲好,另外還有秦明月所傳授新穎的經營理念,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廣和園對旗下茶樓酒肆的檔次,劃分得十分清晰。根據地段不同,所面對的客人以及消費的水平也不同。上到一些達官貴人豪商富賈,中到一些文人雅士寒門學子,下到班夫走卒平民老百姓。貴得可以貴出稀奇,貴得讓人心悅誠服,稍微低檔一些的價格也十分親民,十分貼合相應適合人群的消費觀念。

其中又以中低檔茶樓酒肆,生意最為火爆。在這裡,有可以讓人呼朋喚友吟詩作對的雅間,也有寬敞乾淨布置雅緻的大堂。在這裡,上到掌柜下到跑堂的夥計態度都十分親和,讓人感到賓至如歸。在這裡,哪怕你只是點一盞最廉價的茶水,也不會發生有人攆你走的事。

也因此格外受一些文人雅士及各地學子的追捧,他們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地來到廣和園的茶樓,討論時事的同時,喝一盞茶,看一場戲,簡直是最好的打發時間的去處。

其實這種地方是不賺什麼錢的,甚至有時候還會虧損,何錦曾提出過異議,可秦明月卻一致堅持要開下去。因為她知道,有些時候某些地方的作用不僅是看賺錢抑或是不賺錢,還有其他作用。

例如收集消息。

祁煊回京后,便專門派了探子在此駐紮,收集一些可用的消息。

臨近年關,到處都是喧嚷熱鬧的。

大街上行走的人們都面帶笑容,連最寒冷的冬天都無法阻擋這種過新年的喜氣。而就在這當頭,卻有一股風浪席捲了整個京城。

這股風浪是從廣和園刮起來的,近些日子廣和園乃至其旗下的茶樓酒肆,紛紛在黃金時間推出了一部戲,一部叫做《蘭溪辭》的戲。

如今京中人有這麼一項認知,那就是但凡廣和園出品的戲必屬精品,所以沒有人去關心這部戲到底講的什麼內容,而都是抱着期待的心情去觀看。

而這戲也確實好,布景精緻、場面新穎,從角兒到其所穿的衣飾,無一不是精雕細琢,看得出是下了大工夫。

戲的開頭就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奔跑在充滿了異族風情的集市上,集市上人們的穿着異於中原漢人,而是五彩繽紛的顏色配以各種銀飾,男女老少都帶着包頭,有的女人還光着小腿和腳踝,手上和腳上都帶着銀環,甚至還有男人帶耳環的……

這種異族風情頓時吸引了眾看客的目光,有些熟知各地民俗的客人紛紛道這應該是雲南。因為也只有雲南邊疆以及川蜀等地的人,才會有人做這種打扮。

這裡確實是雲南,一個民風開放,人心質樸,雖是地處偏遠十分窮困,但卻有很多美麗風景的地方。

……

小姑娘在集市上奔過來跑過去,旁邊有一對年輕的夫婦笑看着她。男子一身儒生打扮,而女子卻是當地的妝扮。不時有男女老少經過,面帶笑容喚着大人。明明‘大人’應該是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可這些當地的老百姓卻是用那種親近似家人一般的口吻。

看得出這些老百姓很愛戴這位‘大人’,而這位大人便是那個小姑娘的爹,一個在當地任知縣的地方官員。

小姑娘叫做蘭溪,一個十分詩情畫意的名字。

而她就是這部戲的主角,只是這個時候,許多人都還不知道。他們只是靜靜的看着,看着‘大人’本是帶着妻女出門散心,卻被眾多熱情的老百姓塞了各種各樣的吃食甚至鮮花,只能十分狼狽地匆匆帶着妻女回家。

而戲就此拉開了序幕……

其實戲的開頭並沒有什麼劇情,大多都是講一些十分瑣碎的小事,而這些事都是圍繞着小蘭溪發生。

小姑娘長得好,可愛靈動,天真爛漫,十分惹人疼愛。光是看這麼一個小姑娘,就足以讓人不由會心一笑了。而小蘭溪的父母,那位穩重而不失俊逸的大人,充滿了異族風情的夫人,更是具備了許多看點。

期間穿插了一些小蘭溪身上發生的趣事,以及蘭溪爹為官之時碰到的一些事情,所以即使這部戲不像廣和園之前的戲,一貫是單刀直入地表現出衝突亦或是懸念,也足夠讓人順着看下去,心情愉快的看下去了。

不知不覺中,小蘭溪就長大了,變成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

看到這裡,許多人忍不住地想,這大抵又是一部講訴男女之間美好戀情的故事。可接下來發生的,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蘭溪的爹蘭大人是個好官,他愛護百姓,一切以民生為先,所以他的官越做越高。直至有一日,京城來了調令,將蘭大人調任京師。

一家四口不得不得離開雲南,前往京師。在臨走的前夕,蘭溪看着從小生長的地方,那依依不捨的樣子,讓每個人都不禁為之感嘆惆悵。

……

蘭家人來到京城,日子過得並不若大家以為的那般順遂。

蘭大人出身貧寒,沒有銀子打點,也因此才會在外放時,去了雲南那種處於邊疆的地方。而蘭溪的娘是雲南當地的女子,夫妻二人背景全無,當兩人帶著兒女來到京城,就好像是剛進城的土包子,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讓看戲的人都不禁為之一笑。

笑得同時,不免也有些感嘆。

這世道任何時候都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含着金湯匙出生,有些人卻要奮鬥一輩子,甚至還無法達到對方的位置。

蘭家人除了蘭大人,另外三人都不怎麼會說官話,因為不會說官話,遭來不少恥笑。為此,蘭夫人帶著兒女努力的去學官話才敢出門。

當官夫人的免不了要出門交際,這更是給蘭家母女二人帶來不少災難。她們因為不懂所謂的官家太太姑娘們的規矩,被人排擠,遭受恥笑與冷眼。

蘭溪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而是被憂愁所取代。當然這也是偶爾的,更多的時候蘭溪的臉上還是帶着那種熱情洋溢的笑容。

在一次母女二人外出去某個府上飲宴,卻是被對方府上下人鄙視,蘭夫人終於意識到這麼下去是不成的,專門請了人上門教導她和女兒所謂的規矩。

從行走坐卧到說話乃至笑,笑要笑不露齒,走路要動不搖裙,吃飯不能發出聲響,坐姿也有講究。

蘭夫人漸漸成了一個合格的官夫人,可這些在蘭溪身上卻是成效不大。

蘭溪才不過及笄,被束縛了本性的她十分痛苦。她不能出門,只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行走之間身邊都有丫鬟婆子看着,她就像是一個自由的小鳥,被人硬生生地剪斷了翅膀。

尤其當看到這樣一副場景——蘭夫人痛哭着抱着女兒說,這些都是為了她好,蘭溪明明滿臉痛苦,還是強撐着笑向娘保證以後一定會乖乖聽話,自那以後便一改早先的漫不經心,而是用心地去學所謂的規矩,所有人都沉默了,甚至隱隱有啜泣之聲。

這些啜泣聲大多都是女子發出的,自打廣和園的戲在京中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女子讓家人或是下人陪着出門看戲。

……

蘭溪一日比一日成熟,也越來越像一個大家閨秀。

可她的蛻變其實作用並不大,畢竟第一印象便根深蒂固,哪怕日後再改,也讓人難以擺脫之前的偏見。

她還是被人排擠,被人嘲笑是南蠻之地來的,到底關於她規矩不好的嗤笑聲慢慢的少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她碰到一個英俊的男子。

兩人是機緣巧合下相遇的,彼時蘭溪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身邊處處都是規矩的生活。她嘴裡不說,臉上笑着,實則心中還是充滿了抗拒。而她表現抗拒的方式就是偶爾會偷偷背着蘭夫人,女扮男裝出門散心。

她和這個叫做嚴公子的英俊男子,就是在她扮成男人時相遇的。

顯然她的喬裝並不成功,嚴公子很輕易就識破了她女兒身。可嚴公子並未點破,而是屢屢借故約她出來見面。

在幾次相處中,兩人彼此相互許意,蘭溪的真實身份也在期間被揭破。兩人海誓山盟,互定終身,並約好嚴公子會讓家人去蘭家提親的事。

這件事首先遭來的便是嚴公子的娘反對,嚴公子出身高貴,哪怕蘭溪也是官家姑娘,可在嚴公子娘眼裡,是怎麼也配不上自己兒子的。

她堅決反對,家中其他人也覺得二人不配,可嚴公子認準了蘭溪,定要非她不娶,就這麼死纏爛打,嚴公子的娘到底是答應了。

兩人終成眷屬。按理這故事該完了,看客們也看得十分開心,畢竟圓滿結局在哪兒都是極為受歡迎的。雖然其中有些許不美的地方,但人總是會成長,需要因為身處環境而做出各種妥協,這是成長必然要經歷的陣痛。過去了,也就好了。

可故事並沒有結束,還在繼續着。

……

蘭溪的婆婆打從一開始就看不中蘭溪,對她甚是挑剔。而嚴家乃是大家族,家中人員眾多,男人們也就罷,蘭溪可是有好幾個妯娌,而女人之間本就事多,就為日後的矛盾埋下了隱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