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2 / 2)

我不是奸臣 令狐蒜 1081 字 1天前

李煥想的是利用南下災民的廉價勞動力,在潁州修建大規模的各式工廠作坊,然後將生產出來的貨物沿河向東,直接供給整個江南甚至海外。

不要覺得這打算是在異想天開,自隆慶開關之後,大明與海外的貿易加強,江南的機樞之利,升斗小民以蠶桑絲綿得利,一個普通的紡織工人一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白銀三兩,這可是妥妥的高薪崗位。

可西北難民的工資是多少?不過一日三餐而已,不到江南紡織工人的十分之一。

成本就意味着競爭力,李煥相信這麼低的人工成本肯定可以在這個市場立足。

李煥如果能把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潁州,就完全可以讓這些西北的難民自食其力,只要這些難民不與當地的百姓爭奪生存資源,那這些當地的老百姓自然對這些遠道而來的難民沒這麼大的意見。

市場是足夠的,工人是廉價的,交通可以走水路,現在只需要把這些節點打通,就能形成一個產業鏈,一旦這個產業鏈形成,李煥就能養活更多的難民。

當聽完李煥的介紹,柳如玉整個人都蚌埠住了,她萬萬沒想到就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竟然有如此深意,一時間不禁有些羞愧難當。

“買糧的事可以抓緊一些,至於招商的事可以等過完這個冬天再說。”李煥想了想后交代道。

不是李煥故意拖延,而是闖賊即將南下,這時候去招商那是找罵,沒有哪個商人敢把銀子投到一個容易發生戰亂的地方。

為了後期的招商順利,李煥接下來這一仗也必須打好,不僅要贏,而且還要贏得漂亮,要不然如何給那些商人以信心。

“好的。”柳如玉聞言當即答應道,只是想了想後繼續問道:“我想在這竹屋求個安身之處,不知可否?”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