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1 / 2)

第443章

題簡單了,可作答並不簡單。

八股文這個文體不好寫,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不過對於大部舉人來說,沒了審題上的困難,那就多了幾分自信。

祝允明見題目簡單,沒沉思多久便開始動筆,揮毫潑墨。

可此時的唐寅並沒有動筆,題雖然簡單,也好理解,可這題目,似乎隱藏着某種陷阱,某種言外之意。

察覺到題目里有坑的還有楊慎,因為會試出題往往是禮部主持,可今年會試的這題,顯然是朱厚照出的,一個“朕”字說明了一切。

楊慎作為一個旁觀者,見證了正德五年四月至中興元年二月大明的所有變化,尤其是朱厚照一改往日作風與本性,勤勉治國,新政屢出。朱厚照干預了會試,參與了出題,那一定不會只是簡單的出題,這個皇帝,城府之深,就連自己的父親楊廷和有時候也看不穿。

“看來,皇帝認為孔夫子是錯的......”

楊慎微微凝眸,看出了問題中的玄機。

孔子將信作為根本,將糧食放在其次,將軍隊放在最次的位置,可皇帝未必這樣看,那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他的一二三到底是什麼,是如何排序的?

楊慎看穿了朱厚照的意圖,他是想讓舉人正確認識大明江山的根基到底是什麼!只要圍繞着根基去回答,那這次作答問題就不大,但是——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就需要否定孔子的觀點。

孔子,那可是萬世師表,毫不誇張地說,在場的所有讀書人受教於孔子,誰有膽量否定孔子,否定這個無數人心中的儒師?

這才是此題最難的地方!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