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三魂七魄(2 / 2)

“三魂七魄?這是什麼?”刑燦疑惑道,不光他疑惑,就連在場的眾人也不了解這個概念,他們隻知道他存在於神話傳說之中,但是在神裔內部從來沒有聽過。

蘇盼晴探口氣道:“也是,你們這幫孩子連正宗的擤氣都不會了,也難怪不知道什麼是魂魄。

我們兔國道教對於人的靈魂說法。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稱之為魂魄,其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人內在的管理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孔穎達疏:“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參閱晉葛洪《抱樸子.地真篇》及《雲笈七簽》卷五四《說魂魄》。由此可見,在古人眼裡,魂負責主管人的精神靈魂,而魄負責主管人的肉體生理。

魂魄指人的精神靈氣.古代認為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是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魂魄(陰陽)協調則人體健康.人死魂(陽氣)歸於天,精神與魄(形體)脫離,形體骨肉(陰氣)則歸於地下.魂是陽神,魄是陰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說.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又《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孔穎達疏:“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參閱晉葛洪《抱樸子.地真篇》及《雲笈七簽》卷五四《說魂魄》.魂魄指人的精神靈氣.《靈樞·淫邪發夢》:“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藏,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靈樞·本臟》:“誌意者,所以禦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稱“胎光、爽靈、幽精”,也有人稱之為“主魂、覺魂、生魂”或“元神、陽神、陰神”或“天魂、識魂、人魂”等。

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

天魂歸天路,到達空間天路。因天魂隻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無極”,因有肉體的因果牽連,所以不能歸宗源地,隻好被帶走上空間天路的寄托處,暫為其主神收押,這是所謂的“天牢”。

地魂徘徊於墓地之間,因地魂本來是“祖德”曆代姓氏流傳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再墓地對神主,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處。

命魂則歸地府,到達地獄,因命魂可知主魂的一切之因果報應,也可指使在世肉身之善惡,所以肉身死亡後,命魂再進因果是非之地。

直到再度輪回,三魂才會重聚。而“三魂”的根本是“真如”(生命實相),“三魂”是由於“真如動念”所產生的一種能量形態並吸附了靈質而具形體,屬於“靈界”。

七魄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生存於物質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後再隨新的肉身產生“肉體及魄”則屬於“陽世的物質世界”。

魂為陽,魄為陰。其中三魂和七魄當中,又各另分陰陽。三魂之中。天魂為陽,地魂為陰,命魂又為陽。七魄中天衝靈慧二魄為陰為天魄,氣魄力魄中樞魄為陽為人魄,精英二魄為陽為地魄。

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天地命三魂並不常相聚首。七魄中兩個天魄兩個地魄和三個人魄,陰陽相應,從不分開。並常附於人體之上。其實人類的七魄,實際上就是藏密所說的位於人體從頭頂到胯下會陰穴的中脈之上的七個脈輪,七個能量場。

其中天衝魄在頂輪,靈慧魄在眉心輪,氣魄在喉輪,力魄在心輪上,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輪,精魄在生殖輪,英魄在海底輪。人體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

命魂又稱為人魂,或者色魂。人類生命就是從此命魂住胎而產生的。命魂住胎之後,將能量分布於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為人的肉身所獨有,人死之後,七魄隨之消散,而命魂也自離去,生命即以此告終。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