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天津衛(2 / 2)

“你啊,都忘了自己是個病號了?還是留著那點神力以防不測吧,既然姬淮知道李家後人的下落,九爺未必不知道,相比早已在天津城不下天羅地網等著你來呢!”老胡說吧點了一隻煙。

刑燦一看煙癮也上來了,順手點了一隻說道:“也是,那咱還是坐高鐵吧,雖然滿了一點但總比開車去強。”

說吧二人攔了一輛要出任務的汽車,車上司機一看來人是神王,趕忙按照刑燦的吩咐開往了最近的高鐵站點。

說實話,這還是刑燦這輩子第一次坐高鐵,上學時候沒錢舍不得,每次回家都坐綠皮火車,等加離恨天之後倒是有錢了,但嗎,每次出行都是組織力安排的交通工具。不是專車就是飛機的。

眼下的刑燦對高鐵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一個勁的指著前麵的電子屏幕衝老胡喊道:“嘿,這玩意兒就是快哈,能跑到每小時近三百公裡!好家夥比組織力最快的武士都強不少。”

老胡一臉嫌棄的推開他:“老刑,我說你這是怎麼了,以前出去你們老覺得我像沒見過世麵一樣到哪兒都大驚小怪的,怎麼現在你到成了我了。你自己玩兒會兒啊,我可沒心思和你玩,我先睡會了。”

說吧老胡帶上耳機,播放起他最喜歡的二人轉,漸漸進入了夢想。

大原市離著天津城其實也不遠,就是六個小時的車程,還沒等刑燦的那股新鮮勁過去,就到了。

二人下了車,頓時就蒙圈了,他倆也是走的急,卻忘了聯係天津城當地的負責人,眼下人生地不熟的連個落腳的地兒都沒有。

刑燦一邊向總部發送了聯係信息,一遍帶著老胡在城裡一陣瞎轉悠,走了個把小時又回到了原地。

“他娘的,這就怪了哈,老刑你發現沒,這天津車的路和彆的地兒好像不太一樣啊,彆的地兒大路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這天津城怎麼七拐八扭的,我都快找不著北了。”

刑燦也是累的夠嗆,徹底放棄了自己找路的想法,在路邊隨便找了路沿坐下,也不嫌丟人,點燃一支煙說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這天津城和彆的地方不一樣,俗話說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整個天津城在舊時都是依河而建造的,這路也是按著河的流向修的,可不七拐八拐讓人摸不著頭腦嗎?”

老胡摸了摸頭:“我說呢,這地方是有些奇怪哈。”

刑燦抽了口煙,反正要等組織的人來,閒著也是閒著索性便給老胡講起了天津城的由來。

“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天津,人們都習慣叫“天津衛”,這個名字就說明了這裡是一座軍事要塞。天津有多個彆稱,如“津沽”“沽上”“津門”“三津”“海門”“沽水”“丁沽”“海津”“衛陽”等。還有一個名字叫“析津”。“析津”由何而來?是因為宋遼對峙時期,天津這個地方是遼國析津府的一部分。曆史上,古代的北京、天津附近及廊坊等地區都曾有過“析津”之稱。遼開泰元年(1012年)改南京(今北京)為燕京,幽州府改為析津府,管轄區域就包括海河以北的天津地區。天津、北京南、廊坊一帶文化特征鮮明,可稱之為“京畿區域”。

天津的大沽路原名叫海大道,是緊鄰海河的一條道路,早年稱為海河疊道,又稱海疊道,是海河南岸由天津城去東南方向與大沽海口聯係的重要乾道。海大道的形成源於北宋為抵禦遼的入侵。早在五代和宋朝時期,海河水係多為沼澤之地。北宋時,海河、大清河已經成為北宋和遼的邊界線,海河(時稱界河)作為北部邊界,與遼隔河對峙。當時的界河入海口有兩個,北宋方麵為南岸的泥沽海口,遼的方麵為北岸的軍糧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