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哲學史上,泰勒斯被稱為自然哲學之父,蘇格拉底則被認為是道德哲學的創始人。蘇格拉底號召人們把目光從自然界轉向人自身,如果說對人的身體的認識導致了神學目的論,那麼對人的心靈的認識則導致了道德哲學。
內在於心靈的原則是什麼呢?這個原則是德性。認識人自己就是認識心靈的內在原則,亦即認識德性。“德性”指過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藝術,是一切技藝中最高尚的技藝。他認為這是一種每一個人都能夠學會、或可以確定知道的原則。
在此意義上,他把德性等同於知識。具體地說,即美德是關於善的概念的知識。“德性就是知識”與“認識你自己”是兩條互相呼應的原則:一個人對他自己的認識,就是關於德性的知識。
一般來說,知識論解決真的問題,道德論(倫理學)解決善的問題,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這一命題則把真與善統一起來。真正的知識必然是與最高的道德範疇——善——密切相關的。任何一種具體的行為本身並不足以構成美德,因為同一種行為對於不同的人可能會具有不同的道德含義。
但善本身(善的概念)卻並不會因為每一種善行的相對性而失去它的絕對的和普遍性的意義。隻有關於這種絕對的、普遍的善(即善的概念)的知識,才是美德。由於善本身有著不可改變的絕對內容,美德也就獲得了客觀的規定性,成為普遍的知識,而不再是個人的任意活動。
蘇格拉底把美德完全等同於知識,因此,一種行為之符合於善並不在於這種行為本身,而在於對這種行為的正確認知,一個無意中做出的某種善行稱不上美德。善的東西是有益的,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善,必然會行善,作惡都是出於無知
。於是,從“美德即知識”中又引申出“知識即美德,無知即罪惡”。這種把美德與知識完全等同起來的觀點開創了西方倫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流派,即唯智主義倫理學。
蘇格拉底一方麵強調美德是心靈的內在原則,另一方麵又認為美德作為一種知識是可以通過教育而獲得的,這樣一來,在人的向善本性與後天教育之間就出現了矛盾。人既不可能學習他已知道的東西(已知道的東西不必再學),也不可能學習他不知道的東西(不知道的東西無從學起)。
這一“悖論”表明,美德是某種介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東西。作為人的向善本性,美德隻是潛在於人心之中,並未被自覺到,因此人對於美德即非完全的無知,亦非完全的已知,而後天的教育正是要把這潛藏在心中的內在原則揭示出來,使人充分認識到自己心靈固有的向善本性。這一思想在柏拉圖那裡被進一步發展為靈魂回憶說,得出了“學習即回憶”的結論。”
追光者陷入了沉思,虛擬印象模擬出人類思考的狀態,他正試圖用自己文明的方式卻理解刑燦的這番言語。
刑燦沒有管他,繼續道:“說完了西方我再來說說東方”
追光者虛擬印象做了一個請便的手勢。
刑燦繼續道:“相比西方而言,兔國的哲學並沒有成體係的論著,隻是在近代才開始體係化整理。中國哲學各個流派
主要流派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易經》
道家
楊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