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大師神識(1 / 2)

鬥天聖者 滄海鯤鵬 3900 字 8個月前

楊不缺趕緊說道:“師父,弟子一定銘記師父教導。”

毛玄方擺擺手說道:“也不必這樣惶恐,師父也是從你這樣的年紀過來的。知道有了發現心中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你可以說給我聽聽,我也給你些指導意見。”

楊不缺一聽大喜,就把自己記得的手記資料,還有自己用手記上的方法融合自己的招式,還有藍薇師父的指點,都說給了毛玄方聽。

毛玄方聽罷,問道:“不缺,你現在的疑問是什麼?”

“師父,我現在的困惑是,要是按照手記的方法融合招式,這些招式的每一處細節,都深深印到腦海了,怎麼才能夠忘卻呢?”

“不缺,那你說,忘卻是什麼意思啊?”

楊不缺一怔,顯然被毛玄方這一問給問住了。

“唔,忘卻嘛……師父,忘卻自然是什麼都記不得了。難道不是這個意思麼?”楊不缺反問道。

毛玄方搖頭笑道:“不缺啊,你這說法也對,但表述的並不全麵。誠然,忘卻就是什麼都不記得了,這是最淺層次的理解。忘卻,首先要有東西,就是說你腦子裡曾經存在過的。淺層次的忘卻,就是記不得了。”

說到這裡,毛玄方停了下來,用眼睛看著楊不缺,希望楊不缺思考一下。

楊不缺自然之道師父的意思。想一會兒,楊不缺苦笑道:“師父,按照您的意思,淺層次的忘卻就是記不得了。可徒兒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與之對應的高層次的忘卻是什麼意思。”

“彆著急,來來來,坐下,師父好好跟你聊聊。”毛玄方看到楊不缺苦惱,便暫時先岔開話題:,“不缺啊,我問你,你閉著眼睛吃飯,能因為眼睛沒有看見,而把飯送到鼻子裡麼?”

楊不缺本來已經坐下,但毛玄方這話,可是讓楊不缺陡然一震,似乎是想起了什麼,但又感覺差著那麼一層窗戶紙。

毛玄方很欣慰點點頭,是以楊不缺坐下:“不缺,大家都知道,就算是閉上眼睛,吃飯也不會吃到鼻子裡。為什麼?因為長久以來的習慣使之然。但是,你吃飯的時候會想著吃飯的動作麼?沒有吧。這一個看似尋常的細節,細分析起來,實際上是非常難的。要關聯到身體的各個肌肉和感覺器官,但為什麼誰都會毫不費力做到呢?”

楊不缺沉吟一下說道:“那是因為從小就一直重複這樣的動作,以至於深入骨髓,即便是閉上眼睛,也會有條不紊進行。”

毛玄方含笑點頭,示意楊不缺接著說。

“以此推論,要是我的招式能夠像吃飯一樣嫻熟,即便是不去想這件事情的本身,也會按照預定的設計,完美發揮出來。”

“嗯,就是這個意思。不缺,有的時候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但是想要想明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件事情,不要輕易肯定,更不要輕易否定,隻有反複論證,甚至不斷推翻自己形成的固有看法,才能夠得出最深層次的結論。”

“謝師父教導。為了這點小事,還勞煩師父,不缺慚愧。”

“不要這麼說。不缺,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要是人人都能無師自通,還要師父乾什麼?隻要你能夠在修煉一途付出足夠的努力,取得你應該獲得的成就,就是對師父最好的回報。跟師父客套,就不必了。”

師徒兩個聊了一會兒,眼見時間不早,楊不缺便告辭回到自己的宿舍。

毛玄方的一席話,雖然沒有給楊不缺太大的震撼,卻是給楊不缺一個指引的方向。

翻來覆去還是無法休息,楊不缺便起身,到外麵去走走。

閒逛之間,不知不覺中,楊不缺來到了幾天前曾經跟學長賀離比拚的小樹林。想著那天的比試,楊不缺不由得心中熱血湧起。

抽出飲月,開始練習。

練著練著,楊不缺便把白天看到的劍修大師手記中的東西融入到劍法當中。

因為有了毛玄方的解惑,楊不缺不再糾結忘卻一事,反而是注重每一個細節。

開始的時候,楊不缺因為細節的問題而顯得招式間有些生澀,但慢慢的,生澀的感覺漸漸遠去,楊不缺對於招式的整體掌控上,做到了兼顧每一個細節。

看似同樣的招式,在楊不缺眼裡,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在每一招使出後,楊不缺覺得,整個的天地都圍著自己在運轉,似乎周天萬物的變化,都隨著自己的劍招變化而變化。

忽然間,楊不缺感覺,體內的真氣竟然有了一絲絲的變化。但一轉念的時間,又感覺不到了。

楊不缺一下子把神識全部內斂,集中所有的注意力關注著那道詭異的變化。

慢慢地楊不缺發現變化詭異的真氣,並不是自己駕馭劍招使用的真氣,這些真氣並不是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從五臟六腑中一點點滲漏出來,漸漸凝成一股若有若無的氣息。

楊不缺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會這麼難探查,原來是因為真氣本來就虛化,而這種真氣竟然是更為虛化,甚至沒有顏色,在楊不缺的神識中,甚至量一點虛無的感覺都沒有。

這些真氣就仿佛是周天萬物中最小的存在,穿過周邊所有一切的時候是那麼的自然。毫無阻滯,根本就無法感覺。

要不是楊不缺神識專注高度集中,這種真氣被無意識間察覺,楊不缺還不知道身體內居然有這種東西。

慢慢的,這些真氣在楊不缺的感知裡,開始閃閃發光,這恍如夢境一樣的感覺,讓楊不缺覺得,那真氣是一種蘊含在天地間的本源物質,含有大量的生之氣息。似乎天地之間生命可以生生不息,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精華提供著無儘的生命力。

楊不缺又驚又喜,因為一些手記而獲得這樣的巧合,感知到了生命之源的存在,可見修行的感悟不在於功法,而在於機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