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夫複何求3(1 / 2)

隨後,蕭君奕的書信又來,說供給不足,這會兒西若國皇帝很大方,立即讓人運送糧草。

蕭君奕一再承諾打下西北,做見麵禮給西若皇帝。還說,自己並不想封王拜爵,隻是和蕭玄鈺有私仇,這才甘願投在西若國,隻為西若國皇帝給他一個報仇的機會。

關於蕭君奕和蕭玄鈺的恩恩怨怨,外間早已是傳得沸沸揚揚,什麼奪妻之恨、年少積怨,太多太多了,以至於西若皇帝動了心思利用蕭君奕替他賣命,畢竟打下西北,就等於打開了大梁的大門,到時候大梁的金山銀山還不是任由他們搬。

可是,蕭君奕要報仇,也是獅子大張口,打贏勝仗後,糧草什麼的都好說。現在居然又來信了,說要他發兵五萬。

五萬,可不是小數目,西若本就是小國,若非地理優勢,易守難攻,否則早就被其他大國吞並了。

然而,蕭君奕開出的誘惑也太大了,說五萬足夠他攻下西北,繼而在西北建立根據地,西北有大量他的人,到時候,揮軍大梁,為西北擴張疆土也是近在眼前的事。

對大梁,對那個大國,西若國世世代代渴望不已,如今終於要在自己手上實現了,豈能不讓他動心又興奮。

終於,在想了幾天幾夜後,西若皇帝終究抵不過這誘惑,答應給蕭君奕五萬兵力。

然兵力一到蕭君奕手上,他倒還真對西北發動猛烈攻擊,對方也是早有防範,故此,又拉開新一輪的拉鋸戰。

蕭君奕倒沒有領兵去打了,給那五萬士兵編了個副將,由他帶著去殺敵。而自己則和那群老弱殘兵借故休養。

這一站,不過是生生耗損西若國和西北兩方的實力罷了,蕭君奕要的就是等,等自己的兵力偷偷從外調回,等這兩方鬥得你死我活,等他這漁翁得利。

五萬,於西若不是小數目,當初西若發兵十萬和自己打,那就已經是傷亡無數了,其實現在的西若根本不適合外戰,但西若現在的皇帝卻是好高騖遠之人,明明是彈丸之地,卻總想吞並大國,簡直是癡人說夢!

西北戰爭越演越烈,杜將軍遇伏一事覺得甚為丟人,不許士兵對外人講,更不許傳回京城。

可是,他忘了誰才是皇帝,他區區一個將軍就想在西北隻手遮天?

蕭玄鈺還是知道了他戰敗的消息,氣得恨不能自己親自上陣。然而此時撤回杜將軍也不是良策,他正冥思計謀之時,遠在封地的皇叔肅清王又遞來奏折說要回京給先皇拜祭。

氣得蕭玄鈺將他的周折丟在地上,現在這麼亂,他還來添亂。簡直是想當皇帝想法瘋了,外界隨便傳幾句,他倒還真以為遺詔傳位給自己,三天兩頭的來找自己麻煩,一心想回京,蕭玄鈺對他是不勝其煩。

肅清王早就心懷不軌,他回京,嗬,恐怕是擁軍入京才對。

現在真是內憂外患啊!

李平誠惶誠恐的撿起周折,勸蕭玄鈺道,“皇上消消氣,不過是些跳梁小醜,就由他們跳去。”

奏折再次被放到桌上,蕭玄鈺突然靈光一閃,皇叔這麼想回京憑吊先皇,這麼的想為大梁建功立業,現在,時機不是來了嗎?何不讓他去西北,替自己好好保護家園呢?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蕭玄鈺忙道,“李平,研磨。”

“是。”李平忙恭敬的研磨,隻見蕭玄鈺在寫聖旨,對象就是那肅清王。

聖旨上大意是說,近來京中有謠傳說皇叔對朝廷心存不滿,甚至常常辱罵皇上。皇上自然是不信流言蜚語,堅決相信皇叔的,特給皇叔一個還自己清白的機會,也好讓侄兒看看皇叔寶刀未老的實力。西北混亂,侄兒初登帝位,經驗不足,實在是心力交瘁,各處兵力也有所用,確實是抽調不出來。然,相信皇叔忠於朝廷、擁戴先皇,定不會視江山興亡於不顧的,素聞皇叔懂行軍作戰,手下蓄養兵力也不少,這次一切就都仰仗皇叔了,若這仗勝了,謠言自是不攻自破,侄兒定當好好侍奉皇叔,皇叔乃大梁重臣功臣,護國有功,即將晉封攝政王。

此聖旨一出,隨即也傳出皇上要冊立肅清王為攝政王的消息。讓京中那些遙遠皇上忌憚肅清王的話,全部的煙消雲散。皇上不但不防著肅清王,還讓其日後輔政,遺詔之說、傳位之爭,看來不過是謠言,日子久了,也就不攻自破了。

肅清王哪裡和皇上不和呢?如今皇上如此厚待,有大家風範,以進為退,完全的將百姓心中以為朝綱不穩的惶恐徹底打消。

而封地那頭,肅清王接到聖旨亦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終有有機會進京了。然而,憂的是,必須打勝仗。

而打仗,自然是要損耗自己的兵力,太吃虧了,蕭玄鈺明顯試探自己,不打,又說他肅清王不愛國,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肅清王如今是騎虎難下,早知道如此,老老實實的領著自己的兵,還能在封地成為一霸。如今被蕭玄鈺盯上,居然派去前線打仗。

但是,若勝了,就是攝政王啊。

攝政王,那樣至高無上的帝位。

肅清王這輩子野心就沒有停過,若非先皇處處忌憚,哪裡會讓他在這麼遠的封地自生自滅?他這一身抱負,全被先皇埋沒了。

聖旨到了,不管如何,肅清王都不能不發兵西北。然而,是不是全力以赴,一路之上,他都在糾結。

對方主將是蕭君奕,那個說有遺詔,擁護自己為皇帝的人,明顯是自己人啊,怎麼能打?可是,不打就是不忠於朝廷,遲早也會被蕭玄鈺找借口處死。

蕭君奕和蕭玄鈺,他到底該選誰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