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說起武俠小說,在國內的傳播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在上世紀50年代,國內曾經全麵禁絕武俠小說,直至70年代末,才重印了《三俠五義》等公案小說。與此同時,金庸小說也開始半公開地流入國內,並被一些國內出版社盜印。
金庸小說初進國內,即備受歡迎,如學者王學泰回憶的那樣:
“這種光怪陸離的作品,已經久違了,一下子便點燃了人們的閱讀熱情。”
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從港、澳、台引進的所謂新武俠小說”的代表。但金庸於1981年、1984年兩次訪問燕京,較之於其他港台武俠作家,他的小說實際上處於一種半解禁狀態。
同時,金庸小說被數十家國內出版社盜印,僅《射雕英雄傳》就至少有7個版本。
這種熱潮,引起了文化出版部門的關注。以至於後來,文化部下達通知,重申新武俠小說的出版必須嚴厲控製:“未經批準的在製品,一律停排、停印、停裝“。
上世紀80年代對以金庸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出版限製,一方麵是認為它們內容上有宣揚迷信、情節離奇、引導讀者逃避現實、人物形象單薄且雷同等問題;另一方麵的原因不免有些過於冠冕堂皇。
當時,官方給出的說明是
“我國紙張資源奇缺......在這種情況下,過多地出版新武俠小說,勢必影響其他方麵優秀圖書的出版。”
“讀者用於閱讀書籍的購買力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量,買了這本,就不買那本。對迷戀新武俠小說的讀者來說,必是棄好書於不顧,將錢用於購買武俠小說上,長此以往,將會殃及到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
實際上,當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薑玉樓想要引進金庸的武俠小說並不困難,他可以走官方渠道。
這些年,他本人同金庸旗下的《明報》合作頗為愉快。他的多部小說這些年陸陸續續在《明報》上連載,價格還屬於比較優惠的那種。
所以,他能拿到金庸小說的連載版權和國內單行本的出版版權,想來這點麵子金庸還是會給的。再者,他是拿真金白銀買版權,又不是白嫖,金庸即使不看僧麵,看在錢的份上也沒有理由拒絕。
國內這邊也好說,前些年《武林》雜誌連載的金庸小說沒有版權,加上那時候華夏和英國沒有簽訂關於香江回歸的正式條約,雙方都有顧及,停止連載也在情理之中。
可現在情況已經改變。
去年年底,中英已然簽訂了條約,加上金庸兩次進京,他的小說也是老人家喜歡看的,還禁止實在是沒有道理。
而且,他還打聽到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