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1 / 1)

第1394章

全新的理念,完全是全新的理念,多爾袞自認為從他領兵以來,大小數百仗,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戰法,雖然崑崙關戰役他沒有親自上前線,但是曹振彥描述詳細,他已經能從曹振彥的說法中窺探一二,若是興華軍真的有這種能力,那濟爾哈朗和多鐸輸得不冤。

“愛卿言之有理,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清自我皇考始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披堅執銳所向披靡,所靠者一為騎射,二為火器。如今之計,重在制火器練強軍,方能定天下平四海,愛卿乃我大清不可多得之火器大材,敢問有何良策?”多爾袞若有所思道。

“回殿下的話,奴才回京后和眾位大臣及沙場老將商議過,若是能組建一支由滿洲兵為主的火器部隊,再挑選巴牙喇與噶布什超哈中的銳士多習火器,輔之以蒙古、漢軍八旗,每歲與綠營兵進行春秋兩次合練,戰時再以堡壘圍困之策步步為營進行大軍清剿,縱使他高衡有呂望之才諸葛之智,亦會在我八旗勁旅面前敗下陣來!”曹振彥滿懷信心地說道。

讓我們先把時間拉回到三日以前,曹振彥回京后,顧不上風塵僕僕便到處奔走,與議政大臣哈什屯、塔哈,固山額真石廷柱,戶部尚書英額爾岱等人反覆商議,幾位沙場宿將一開始還不相信區區化外的安南竟然有如此犀利的銃炮,竟可以擊破大清八旗勁旅的銅牆鐵壁!畢竟清軍自松錦之戰後一直沒有遇到一支真正的能與清軍在野戰中對戰的精銳兵團。

入關后的戰爭無論是打李自成張獻忠還是南明的幾個小朝廷,對手面對各旗精銳馬甲和巴牙喇的持續衝擊總是以潰散而告終,即使在揚州之戰中遭遇數百興華軍當頭棒喝,朝廷大臣大都以為此戰不過是老虎打了個盹,或許在毫無準備之下碰巧遇上了一支由南洋某處的西洋人人訓練的小型火器部隊,只要我大清兩路大軍掃蕩廣西,明廷上下立馬獻出玉璽跪地求饒。

幾位元老宿將聽完曹振彥的彙報,不約而同的眉頭一皺,久經沙場的他們立刻意識到,高衡此人和麾下的興華軍將會是大清的勁敵,此賊遠在化外,中間又有十萬大山阻隔,冒然進軍恐怕會重蹈崑崙關大戰的覆轍。

經過幾番討論,眾位大臣對曹振彥的計策均表示贊同。“咳咳,曹教習能出此妙策,真乃我大清棟樑。關於銀子的事老夫有辦法了,前些日子攝政王殿下代頒聖旨,下令讓京師周圍的漢人富商和士紳們務必捐獻一半家產用於清償我八旗跑馬圈地的贖身之資,這樣他們就免於淪為賤奴,可另擇他處自由遷居。哈哈哈,攝政王殿下高屋建瓴,我大清施捨的恩情,這群尼堪怕是此生再也還不完了!”負責戶部事務的尚書英額爾岱清了清嗓子大笑道。

聽完曹振彥的建議,多爾袞大喜過望,遂即擬詔組織一批曾經為前明京城三大營鑄造槍炮和火藥的工匠,會同朝廷現有的漢軍八旗工匠,於京師內城各旗駐地騰出的空置場地上正式設立京師八旗炮廠,任命曹振彥為總理炮廠辦事大臣,簡稱總辦。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