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1 / 2)

第385章

說到識字,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前麵有說過,不論哪朝哪代,軍隊的文化水平,基本就是全員丈育。

哦,有一朝不是,那就是初唐。

因為初唐的軍隊來源自府兵,府兵的文化水平還是足夠高的。

但也僅限於初唐了,到安史之亂前的唐朝,“開元盛世”下的唐軍,就已經基本退化到了目不識丁。

因為安史之亂的危機爆發,府兵製玩不下去了,唐廷就開始嘗試募兵製。

而募兵製募集的軍隊,幾乎全部來自流民青壯,也就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

古代的老百姓需要識字嗎?

答案是不需要。

因為在中國古代,老百姓通常情況下,也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世代務農,而務農除了需要身體健全之外,並不要求會識字。

沒有化肥、農業機械的時代,識字對農民而言,有什麼用?

更何況,還是處在封建王朝的封閉環境之下,大部分農民百姓,一生都在鄉鎮打轉,連縣城都沒去過。

而且,封建王朝的固有弊病,導致百姓要想學會識字,是需要付出極大代價的。

不說孩子從小的開蒙看書,再到後來進學讀書,哪怕是去私塾進學,也需要很多錢糧支撐,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古代的一戶農家,一口人就是一個勞動力,農家子要想讀書,就意味著必須完全脫產。

要供養一個脫產的農家子,這耗費的代價可著實不小。

或者說,這也是王朝馭民的特有手段,增大普通百姓跨越階級的難度,形成剝削統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