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6章(2 / 2)

第四擇長官,慎選地方長官。針對當時分佈在州縣兩級官不稱職者十居八九的狀況,范仲淹認為官員的升遷要嚴格依照政績,建議加強對官吏的考察,獎勵能員,罷免不才,並主張由各級長官保薦下屬。

第五條就是均公田:重新規定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調配給缺乏職田的官員,以“責其廉節”,防止貪贓枉法。

再就是富國強兵厚農桑,重視農業生產。朝廷降頒布詔令,加強農桑立法,命令全國各路轉運使及其所管轄的鄉縣真正重農桑,獎農桑,使農業的好壞作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內容。

還有減徭役。宋代的賦稅與力役基本上沿襲了唐末及五代的制度,宋初雖作了一些調整,但賦稅殘酷、力役煩苛,賦稅、徭役迫使貧苦農民紛紛破產,也激起農民起義反抗。

這一點趙禎做的非常好,大宋朝如今已經取消了徭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有償徭役。也就是說,給國家辦事,民夫們自願的原則,還可以拿錢的。

這由原來紛紛抵觸的徭役改為百姓爭搶的參加,因為有俸祿。

修武備,訓練將士戰鬥力。國威水師代志雲就乾的很不錯,還有就是各地禁軍要時常進行實戰演練,以訓練臨時應戰能力。

厲行法治,重命令,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朝廷法令一旦頒行,必須遵守,不得隨意更改,否則要受到懲處。

推恩信,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宋代皇帝三年一郊祀,照例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多年積欠的賦稅,但多未徹底施行。朝廷要取信於民,主管部門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除此之外,必須向各路派遣使臣,比如皇城司,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這樣,就不會發生阻隔皇恩的現象。

歷朝歷代的改革都是傷筋動骨的,新政實施以來也遭遇過重重阻撓。趙禎也懷疑過自己,是范仲淹他們的堅持,是孫星雲的力諫,使得趙禎以皇權之力強行推行新政。

改革,那是傷筋動骨的,必然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