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2)

“小公爺放心,泥胚鬆軟,比起木雕不知道簡單多少倍。小人別的不敢說,府中這麼多工匠,每人十日內造出一套單體字母版不成問題。”

孫星雲點了點頭:“那就好,這事你去辦吧,要快。”

雕版這種活,畢昇最為擅長,他還想出一個排版的好辦法:“小公爺,咱們把燒制好的字按韻在方格排序。這樣取之使用也方便。再把活字排版,排滿一個框便是一版。再用火融烤,等藥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后,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這方法着實不錯,不過其實還是有很大缺陷。

畢昇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其實並未大規模普及。甚至是到了明清,依舊是雕版印刷佔據主流。

真正靠活字印刷的書本,不到百分之五,有人說是百分之二甚至更低。

為什麼,就因為排版也是一項繁瑣技術活。古人書印的少,加上識字的都當官了,每人願意干排版的工作。

但朝廷燒掉的,主要是科考所用和學堂供孩子學習的四書五經之類的主流書籍。這些書印刷量都是上千近萬本,這時候活字印刷術還是佔據優勢的。

古人只能按照聲韻尋找單個活字排版,也很費時費力。

不過孫星雲倒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畢昇,我可以教你,你讓木匠做一個轉盤,將活字按照聲韻排序。這樣取字時候轉動轉盤,挑起來就方便的多了。用完,再把單字放迴轉盤上去,簡單有效。”

畢昇一聽大喜:“是極,小公爺,這法子甚是不錯,那小人這就去做了。”

“嗯,需要錢就去找管事劉德旺,就說是我讓支取的。”

畢昇大喜着道了謝,馬上就開始着手製作。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