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朱由崧心算了一下,搖頭道:“都說幾遍了,今後穀子高粱就不要再種了。”
是的,能出17670噸(註:1明石≈93公斤)小米高粱的土地要是種土豆和紅薯的話,產量可能會達到4~5萬噸呢,常年當然看不出區別,但災年那可是能救無數人的。
趙魯應道:“下面的庄頭已經再三勸導了,可是莊戶們的習慣是很難改的!”
“好話不聽就用棍棒!”朱由崧呵斥道。“再不濟,種下了也給我拔了!難不成這些庄頭還顧念着本鄉本土的情誼,下不去手嗎?這等敷衍,你也相信!”
趙魯無奈道:“是,奴婢一定嚴厲訓斥,務必讓他們明年改種金薯和洋芋頭以及苞谷!”
朱由崧看了看趙魯,沒好聲沒好氣的說道:“我不是強人所難,現在王府的條件多好啊,用苞谷、金薯和洋芋頭抵充年貢,偏偏還有人不樂意,這怎麼可能呢?”
朱由崧大規模收取玉米、紅薯、土豆,一方面是為了東北及蝦夷地方向的拓殖提供應急糧食,另一方面則是挖掘出了新的用途,釀酒。
沒錯,根據福海號去年對黑龍江、綏芬河以及圖們江等幾個臨時商棧的銷售統計顯示,北地區的各女真、索倫部族對烈酒的需求遠超過了茶葉、白布、鹽、紅糖等商品,以至於烈酒的銷售數量就僅此於鐵器,而名列銷售榜第二位。
朱由崧當然捨不得用大米去釀酒的,但正好,現在的大明百姓還不喜歡吃土豆、紅薯、玉米這些雜糧,因此倒是可以用來大規模的製作燒酒----一方面,燒酒再繼續蒸餾也能獲取高濃度的酒精,而酒精是朱由崧需要大量製備儲存的物資;另一方面,烈酒不但野女真喜歡,北地將士也是喜歡的,不存在賣不掉的可能----如此便一舉兩得了。
當然,北地這邊還有一種商品也頗受人歡迎,那就是煙草,但朱由崧卻不能改糧田為煙草田,最多也就是收購一些煙草外賣而已,而煙草此時在大明也是必要受歡迎的商品,福王府這邊能收購來的數量實數不多,所以,相較之下,烈酒生意才是短期內大有可為的。
趙魯無言以對,只能回復道:“是,奴婢最後再告誡一次,不行就換人!”
朱由崧點頭道:“那就這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