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26 字 1個月前

第1134章

崇禎帝繼位之初,為了迷惑閹黨,對待閹黨的態度一如天啟帝在位時一樣,該賞的賞該蔭官的蔭官,就連天啟帝原本預備賜給魏忠賢的匾額也照舊賜予了,並且還在處理朝政時依舊聽取王體乾、魏忠賢等人的意見,彷彿一切都沒有改變一樣。

但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例在,王體乾、魏忠賢等人依舊擔心崇禎帝會拿自己開刀,所以基於以退為進的鬥爭模式,天啟七年九月初一那天,魏忠賢便向崇禎帝提出了辭去提督東廠差事的請求。

在崇禎帝看來,魏忠賢不從司禮監退出,光辭去一個廠臣,明顯是有試探的用意在,所以他斷然的否決了魏忠賢的辭職請求,並且好言慰問。

只是魏忠賢還是心定不下來,所以便讓奉聖夫人客氏提出了離宮的請求,這次,崇禎帝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一下子讓客氏感到了極度的失落和不安,然而離宮請求是客氏自己提出來的,是不好再收回來的,否則就是正兒八經的欺君了,所以,無可奈何之下,客氏只好滿腹擔心的搬離了紫禁城。

慰留自己,卻不慰留客氏,這讓魏忠賢心裡直打鼓,但崇禎帝不留客氏也是有道理的,畢竟,魏忠賢是天啟帝臨終前專門跟崇禎帝交代過要重要的,而客氏卻只是兄長的乳母而已,做弟弟讓她留在身邊,傳出去也有些不像話了。

然而越是看上去正常,閹黨這邊越是心裡沒底,所以,隔了幾天王體乾又上疏請求辭職,籍此進一步試探崇禎帝的心意,只是崇禎帝繼續慰留,讓閹黨上下根本摸不清崇禎的意圖。

九月二十五日,魏忠賢憋出一個大招來,再次試探崇禎帝,這一次,他請求崇禎禁止各地為自己繼續修建生祠。

對於魏忠賢的這個要求,崇禎帝回復道:“已經造好的就算了,接下來可以不用再造了,免得浪費了國家寶貴的資金。”

或許覺得這種說法不能讓閹黨安心,所以崇禎帝又道:“給魏忠賢建生祠是輿論對魏忠賢功勞的認可,現在魏忠賢有功不居,自願阻止各地繼續建築生祠,這是品德高尚的表現,朕要成人之美的!”

所謂解釋就是掩飾,崇禎帝這番不說還好,說了,怎麼聽都有一種欲蓋彌彰的味道,所以五天後,閹黨便把原本壓在手中的一封奏疏遞進了紫禁城,在這封奏疏中,江西巡撫楊邦憲,江西巡按劉述祖稱魏忠賢“功德巍巍”,申請在江西幫魏忠賢造更多的生祠。

崇禎帝看完了,笑意盈盈,卻不轉交內閣擬票,只是說道:“之前已經有相關的旨意了,這封奏疏就留中吧。”

閹黨這才發現,自己又吃了一個啞巴虧,無可奈何之下,魏忠賢只能求到了徐應元跟前,徐應元與魏忠賢早年也是賭桌上的賭友,所以,魏忠賢想靠着這點老關係,能弄清楚崇禎帝對閹黨的真實態度,然而徐應元卻虛與委蛇,誤導了閹黨上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