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1 / 1)

第1603章

李倧當即便有些進退兩難,時任朝鮮吏曹判書崔鳴吉見狀,自告奮勇的提出自己願意前往清營進行周旋,以便緩和清軍的攻勢。

李倧當即同意,於是崔鳴吉和時任朝鮮承政院都承旨的李景稷便趕去漢城西郊設宴歡迎馬福塔、勞薩等入侵者,李倧一行趁機轉進漢城南方四十里的南漢山城躲避。

翌日清晨,李重鎮在金瑬等人的勸說下打算從南漢山城前往江華島,然而風雪甚緊,一路顛仆,吃不了苦的李倧、李父子被迫折返南漢山城。

隨後李倧以擔心中途被清軍俘虜的理由,聽從了南漢山城守御使李時白的建議,不再考慮逃往江華島,而是決定死守在南漢山城中。

十二月十五日,崔鳴吉從清營回來,轉告了馬福塔等提出的朝鮮需要派遣王弟與政丞級別的大臣為人質的議和條件,於是李倧派遠房王族李偁冒充王弟、刑曹判書沈諿作為大臣前往清營。

清軍方面不相信朝鮮會乖乖的派遣王弟和大臣充當人質,於是再三逼問李偁、沈諿兩人是否是真王弟、真大臣,往昔能言善辯的沈諿嚇得不敢回答,因此,兩人的身份就這樣被清軍識破了,隨即,清軍揚言必須送出世子才能議和。

當年十二月十七日,李倧派左議政洪瑞鳳、戶曹判書金藎國、都承旨李景稷前往清營,議和,故意找茬的馬福塔還是堅持必須世子出來當人質,軟弱的李倧本有意答應,但遭到禮曹判書金尚憲、駙馬東陽尉申翊聖和台諫兩司(司憲府、司諫院)為首的斥和派官員的堅決反對而未果,雙方首次交涉就此破裂。

十二月十六日,皇太極派遣的先鋒隊第二梯隊指揮官多鐸、第三梯隊指揮官岳托等人所率部隊----前者率部1000人,後者率部3000人----與馬福塔部成功會師,隨後,清軍前鋒隊正式對南漢山城“立柵困之”。

十二月十八日,朝王李倧出行宮南門,頒布教書,宣布“君臣上下,同守一城,和議已絕,唯有戰耳”,正式確立了“戰守”的方針,準備趁清軍主力尚未抵達之際進行“一番決戰”。

根據李倧的作戰設想,從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九日,朝鮮軍屢次出城作戰,頗有斬獲,但十二月二十九日那天,朝鮮軍卻吃了大虧,一下子損失了數百人。

此戰之後,“城中大震,上下色沮”,加上清軍主力已經趕到,朝鮮方面遂喪失了原有鬥志,龜縮城中,不敢主動出戰,只想靠着堅城拖延到四方援兵抵達或清軍糧盡退兵之時······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