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1 / 1)

第1607章

明崇禎十年(清崇德二年)正月三十日(西曆1637年2月24日),在漢江南岸的三田渡所築受降壇上,皇太極接受了身穿藍染衣的仁祖對他所行的三跪九叩之禮,標誌着朝鮮正式臣服於清朝,史稱“丁丑下城”······

丙子之役爆發之初,明朝通過遼東前線的偵探兵獲知清軍侵入朝鮮的消息,十二月九日由遼東巡撫方一藻奏聞明廷,崇禎帝即刻指示兵部擬定相關對策。

但從遼東逃回的漢人卻說清軍在朝鮮大敗,這就一定程度的混淆了明廷的視線,讓明廷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於是當年二月十五日,崇禎帝責成東江總兵沈世魁、沿海總兵陳洪範“確偵飛報,並奮銳設奇,協援屬國,務伐狡謀,不得延諉取咎”。

不過還沒等兩位總兵派遣人員前往朝鮮探查,明廷就得到了朝鮮戰敗、國王困守南漢山城的消息。

因此,崇禎帝遂在三月十二日催促陳洪範趕緊出師皮島,與沈世魁會合,“協力出奇,相機截剿”,以救朝鮮。

三月下旬,陳洪範率軍東援朝鮮抵達了皮島,但此時清軍已經進攻皮島,因此明軍根本無力援助朝鮮。

四月五日左右,明廷終於從登萊巡撫楊文岳的奏報中得知“屬國被陷”、朝鮮降清的消息,對此,崇禎帝無可奈何地感慨道:“屬國世稱忠義,力屈降奴,情殊可憫。”

隨即,崇禎皇帝指示護送朝鮮使臣金堉一行平安回國,由此,大明與朝鮮二百多年的宗藩關係,就此中斷了······

“世子爺,濟州急報。”王乾表情冷峻的向朱由崧報告道。“朝鮮王廷受到建虜的壓力,已經正式禁絕了與濟州方面的貿易,擼奪了‘林大虎’的濟州牧並濟州水軍營節制使的官職,宣稱要派兵討伐。”

朱由崧問道:“消息是哪裡來的?”

王乾答道:“是與福海號貿易的朝鮮商人送來的。”

朱由崧背着手考慮一會,下令道:“立刻提醒黑龍江方向,清軍極可能在今明兩年夏季出兵黑龍江。”

是的,所謂朝鮮出兵濟州,極有可能是個幌子,根本目的是掩護清廷出兵黑龍江的行動,並同時牽制福海號的力量,使之無法增援黑龍江方向。

王乾遲疑道:“那與建虜在圖們江口的交易還要繼續嗎?”

“繼續!”朱由崧言道。“對於建虜而言,黑龍江一線非夏季不能出兵,而對於我們來說,一樣是非夏季不能調兵增援,所以,我們也需要跟建虜虛與委蛇······”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