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5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51 字 1個月前

第1655章

其實,皇太極一早就清楚,自己給福王府造成的麻煩再大,那也只是麻煩而已,不至於讓福王府傷筋動骨的,所以,早在明廷查辦福王府一事,蓋棺論定之前的崇禎十年、清崇德二年、西曆1637年五月三十日,他就正式下達了對黑龍江發起討伐的命令。

皇太極決定,調用15000名滿八旗、蒙古旗、漢軍旗----從朝鮮撤軍后,皇太極將原有新舊漢軍編為兩旗,左翼以石廷柱為固山額真,右翼以馬光遠為固山額真----官兵並攜帶大炮15門,對已經查明的博和哩、玄城衛兩處商棧展開進攻,同時,順便括收松花江、撓力河流域的眾多“伊徹滿洲”部族,以充實清軍實力。

不過,鑒於清軍連續征戰的疲勞,以及此役以攻堅為主、不太方便調用蒙古各部力量,所以,清軍實際是在當年六月十日才開始集結,並於當年六月十七日,才正式出發的,其中以多爾袞、豪格、碩托率領西路軍9000人攻玄城衛,以濟爾哈朗、岳托、多鐸率東路軍5000兵攻擊博和哩,杜度和阿濟格率1000人居兩路之中,負責糧道供輸。

上萬人的大軍出發,動靜自是不小,因此,大量提前得到消息的索倫部族,或南下投靠清軍,或西逃大興安嶺方向,當然,也有北逃的;這些北逃的索倫部族自然而然的將清軍大舉襲來的消息傳到了福海號眾人的耳里。

對於,清軍的到來,負責黑龍江商棧事務的俞義並不意外,事實上,在朱由崧發出警告后,他已經第一時間調整了部署,撤銷了卜魯兀衛、福山衛等兩處小型中繼商棧,並從永寧寺、友貼衛、牛滿河等幾處大型商棧各抽調了50人增援博和哩和玄城衛----再多也是調不出來了,畢竟各地商棧也面臨著本地野女真部族的威脅以及附屬部族反水的可能,需要有足夠的兵力加以震懾。

又將博和哩和玄城衛內的夥計、保衛團家屬及附屬部落撤往永寧寺、友貼衛、江口等處安置----根據朱由崧的再三警告,俞義也是不敢過分相信依附部族的忠誠的,更擔心那些剛剛北逃的部族是清軍派來的內應----所以,等到清軍主力抵達的時候,兩處商棧都已經完成了迎戰的準備工作。

但已經知道“祥福瑞”名下堡寨很難攻克的兩路清軍並沒有第一時間發起進攻,反而在兩處商棧的近處,貼身建起了堡寨,其中在玄城衛方向,清軍在松花江西岸、玄城衛上游黑龍江方向,及玄城衛正東、東南和正南方向修築了5處營堡,籍此包圍和封鎖玄城衛;而在博和哩方向,清軍則由北至南設立了4處堡寨,從對博和哩商棧形成半包圍的形態。

“建虜學乖了!”得知修築完封鎖線的兩路清軍,沒有強攻博和哩及玄城衛商棧,反而抽調兵力,沿着黑龍江掃蕩當地索倫部族,調任黑龍江保民團副總團首、實際代行總團首職責的姜進勇便一臉凝重的跟俞義說道。“沒有強攻我們的堡寨,而是採取了封鎖的方式,這就打亂了我們預先的計劃。”

俞義是不懂軍事的,因此有些不明所以的問道:“那按副總團首的意思,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是的,若是放任清軍在黑龍江沿線肆虐的話,搞不好,清軍就會一路殺到友貼衛、牛滿河等幾處次前線的一級商棧近前,給這兩個商棧也造成相當的威脅。

那麼,總不至於,到時候,再繼續撤出友貼衛和牛滿江商棧的非戰鬥人員和附屬部族吧?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