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5章(1 / 1)

第2815章

盡孝也是要有條件的,且父母如果愛子女,就絕不會為了強留子女盡孝而不放他們去外地領授土地,過溫飽無虞小康有望的日子。

“而且,若以父母在不遠遊來要求的話,朝廷的兵從哪裡來?是不是要用四五十歲的老兵才可啊?”朱由崧的目光讓錢謙益有些坐立不寧。“朝廷的官員也不用幹了,一個個回去侍奉雙親,等父母過世后再出來為國效力嘛!”

如果朱由崧的話被人斷章取義的拿出去渲染的話----這是很有可能的,並且不用其他人,東廠名下的諸報就能幹這樣的臟活----錢謙益就要成為百官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所以,錢謙益只能跪倒道:“是臣見識不明,一時糊塗······”

錢謙益還想再多說些什麼作為挽回,朱由崧卻不想聽了:“不用解釋了,朕明白卿的意思,移風易俗,的確是很難的,但這不能作為地方官員懶政不作為的原由,真要誰不想干,有的是想頂他位置的。”

正當王應熊、張縉彥心思急轉的時候,朱由崧對錢謙益說道:“別跪了,坐起來說話。”

錢謙益爬起來后,朱由崧把話題翻篇了:“為了避免某些人落籍授田之後,立刻轉手倒賣,應該規定相關土地三十年內不得買賣;另外,為了解決日後北方邊軍吃糧的困難,沿邊各府、軍民府要留下三成耕地由兵部掌握,這些土地稍後招租給無地百姓,產出專供給邊軍使用,即軍屯民墾,相關土地由兵部每年核查,誰敢侵吞,嚴懲不貸。”

明代為了解決邊軍吃糧問題想了很多辦法,什麼《中開法》、什麼衛所制軍屯、什麼商屯,但一開始或許有些效果,時間長了就都不行了,所以,朱由崧這邊在沒有徹底征服漠南蒙古保證沿邊州府安全之前,就只能先試着用軍屯民墾的辦法來保障邊軍需要。

當然,但就沿邊州府縣實施軍屯民墾可能還不夠,所以,朱由崧稍後會安排,相臨各道就近向邊軍提供軍糧,但這需要戶部配合,因此得回到南京后再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