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2章
朱由崧回復道:“朕沒有說一定授予本鄉本土,可以授予邊疆嘛。”
有着豐富軍事經驗的退伍軍人被安置在邊疆,可以協助各邊部隊抵禦邊患,正所謂一舉兩得。
張縉彥提醒道:“陛下這不合孝道人情,只怕有人會藉此生事!”
朱由崧冷笑道:“昔日夏商雖云為天下主,然不過一大邦國而已,是故,周得天下后,廣遣子弟開發天下,試問先聖周公,為何置諸姬子弟於違背孝道之困境呢?”
張縉彥無言以對,而朱由崧則進一步說道:“忠孝不能兩全時,當舍家為國,且兵役不征長子、獨子,雙親當有人贍養;退役後有地,則不至於分家后兄弟貧困,此等善政,視而不見,且以有違孝道人情來詆毀新政,此等人,朕也是不會慣着他們的!”
張縉彥立刻免冠跪下:“臣······”
一個“臣”字才出口,朱由崧就打斷道:“張卿,你是好意提醒,並非是刻意阻撓,不必如此,起來說話!”
張縉彥想了想,還是磕了個頭之後,才爬起來,此時就聽朱由崧對王應熊言道:“三代中,有為官及考中舉人以上者,兩代中有為官及考中秀才以上者,為士紳,而對於士紳的優待之一,就是本人和子弟不納兵役,但為了保證各地兵馬充實,也就只允許各家嫡系子弟免役,無旨意不得惠及同族乃至僕役。”
王應熊微微鬆了口氣,但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陛下,若是有人想輸錢免兵役怎麼辦?”
有些人,有錢沒地位,所以沒辦法向士紳子弟一樣免役,卻又看不上服役期滿給予的三十畝地的服役報酬,的確是有可能輸錢申請免役的。
“免役金可以有,但只准於各府、直隸州衙署兵房中申請,相關收入由戶部收取后列入專門賬戶,並作為兵部軍費之補充,專款專用。”說到這,朱由崧補充道。“勛貴子弟及各地學生入讀武學、幼武學者即視作開始服以兵役。”
張縉彥立刻問道:“陛下,何謂武學和幼武學?”
朱由崧答道:“朕有意將紫金山講武堂改為北京武學,將濟州水師學堂改為南京武學,今後非武學畢業者,不得授予水陸師五品以上軍職;而幼武學者,武學生之前序,一般招收十歲以上之孩童,就讀四年後,可報考南北京武學,亦可之間入軍中歷練,但僅有幼武學畢業身份者,不得授予水陸師六品以上軍職。”
事實上,還不是天花板在哪的問題,武學生畢業后正常情況下從七品軍職開始三年一晉陞,而幼武學生考不進武學直接參軍的話,只能從九品軍職開始,然後正常情況下每四年才晉陞一級,因此,差距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