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9章(1 / 1)

第3199章

所以,王應熊想了想,建議馬士英道:“元翁,十一御史上疏實在突然,我們一時間也沒有章程,要不,您先問問翰林院和詹事府那邊的意見如何?”

翰林院和詹事府是這次官制改制的重點,官品可不是白白升上去的,像決定國家財政政策這麼大的事情,自然要他們展現出自己能力的。

馬士英知道自己逼迫王應熊等人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所以便同意的王應熊的建議,把翰林院學士余煌、翰林院侍讀學士周祚新、詹事府詹事黎元寬、詹事府少詹事李永茂招來內閣參與此次議事。

不一會,余煌、黎元寬等人便趕到了內閣。

等幾人到齊后,馬士英便把問題重複了一遍,然後問道:“不知道翰林院和詹事府內部對此有無統一的意見!”

余煌年紀比王應熊還大了一歲,但一方面考中進士的時間較晚,另一方面他曾經有阿附閹黨的瑕疵,所以從三品翰林院學士對他來說已經到頭了,自然是沒有了忌憚,見馬士英問起便有一說一道:“翰林院商議過了,侍講以上多半同意從長計議,而修撰、編修、檢討多支持儘快廢止練餉加征。”

馬士英眉頭一皺:“如果陛下問起來,武貞老就這麼跟陛下說嗎?”

余煌應道:“自然是的!”

余煌隨即解釋道:“廢止練餉有廢止的好處,保留練餉有保留的好處,翰林院只是提建議的,一切還要陛下抉擇!”

馬士英沒說話,王應熊不快的說道:“那麼翰林院認為保留練餉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廢止練餉又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如果廢止練餉,朝廷財政問題如何解決?”

余煌巧舌如簧的說道:“保留練餉的好處就是廢止練餉的壞處,廢止練餉的好處,就是保留練餉的壞處。”

這麼說,自然是交代不過去的,所以,余煌很快補充道:“保留練餉能讓朝廷有錢運作,但會失了民心,再度激起民變;廢止練餉,可得民心,但朝廷窘迫;其中利弊,非翰林院所能盡述,乃由當道諸公心意而定!至於廢止練餉,朝廷財政問題如何解決,不過是廢一舊賦,開一新稅吧了,朝廷總不能跟順逆一樣,拷掠逼捐吧。”

余煌說的還是廢話,所以,馬士英看向周祚新:“墨農,你們翰林院就是這麼個態度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