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2章
“滇中道上報人口五十九萬二千八百零三人,”周宜生頓了頓繼續誦讀道。“其中人口最多的雲南府有十萬四千五百十九人,人口最少的孟艮軍民府只有一萬一千八百八十二人,人口最多的昆明縣有二萬五千零五十一人,人口最少的景棟縣只有二千九百八十三人。”
“滇西道,上報人口五十七萬四千六百五十七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大理府有八萬九千一百三十七人,人口最少的孟定軍民直隸州只有一萬七千零三十八人,人口最多的太和縣有二萬零九百五十五人,人口最少的孟定縣只有二千七百八十三人。”
滇西和滇中人口加起來有一百多萬的主要原因是明廷在弘光五年後積極向西南邊陲移民的結果,不過這個數字相較於各地土司隱沒的人口來看並沒有多出多少來,所以,接下來的移民工作依舊是任重道遠。
“廣西道上報人口六十六萬八千五百八十三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桂林府有十六萬六千三百三十八人,人口最少的連州直隸州只有五萬七千九百五十一人,人口最多的臨桂縣有二萬二千四百五十三人,人口最少的陽山縣只有七千八百六十九人。”
“桂西道上報人口五十四萬八千九百三十一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柳州府有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八人,人口最少的思恩軍民直隸州只有二萬九千一百十七人,人口最多的賓州有二萬五千二百八十八人,人口最少的平果縣只有六千八百六十九人。”
“桂南道上報人口五十六萬四千二百零八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南寧府有十萬三千五百六十人,人口最少的思明軍民直隸州只有一萬九千八百零九人,人口最多的宣化縣有二萬零六百四十二人,人口最少的明江縣只有三千八百六十九人。”
廣西三道在崇禎朝的流寇戰爭中基本沒有遭到衝擊,甚至有大量人口流入,就算後來明廷想辦法從廣西遷出部分百姓充實湖廣,但眼下廣西三道的人口加起來還是接近了一百八十萬人,算是國內比較大的一個人口基地了。
“鄖襄道上報人口四十八萬八千六百二十七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南陽府有十八萬一千六百六十三人,人口最少的興安直隸州只有三萬七千二百二十九人,人口最多的南陽縣有三萬零三百六十六人,人口最少的白河縣只有八千三百一十七人。”
“湖北道上報人口五十一萬零八百八十三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武昌府有十四萬六千三百二十七人,人口最少的德安府只有七萬一千八百八十二人,人口最多的漢口縣有三萬五千二百四十六人,人口最少的應山縣只有七千二百零七人。”
“湖南道,上報人口六十萬一千一百九十四人,其中人口最多的長沙府有十五萬二千二百十三人,人口最少的沅州直隸州只有四萬六千八百九十一人,人口最多的長沙縣和善化縣分別有一萬九千一百十七人和一萬八千五百三十二人,人口最少的麻陽縣只有七千七百九十五人。”
湖廣是流寇戰爭的重災區,所以哪怕是明廷再三抽調周邊人口填補,十年下來,也就恢復到一百六十萬人而已。
“河南道上報人口四十七萬七千三百人,其中人口最多的開封府有十萬零三百二十二人,人口最少的光州直隸州只有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三人,人口最多的祥符縣有一萬七千六百三十三人,人口最少的商城縣只有五千七百八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