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3章
昔日繁華且人口稠密的中州,在崇禎末年的兵火下凋敝異常,雖然經過十年的恢復,但依舊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也實在是令人頭疼。
“黃淮道,上報人口五十五萬一千一百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淮安府有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一人,人口最少的海州直隸州只有三萬四千八百二十七人,人口最多的山陽縣有四萬零四百十七人,人口最少的碭山縣只有四千九百八十一人。”
黃淮道目前來說是淮安一枝獨秀,其餘各府直隸州的人口相對較少。
“山東道上報人口數字五十三萬三千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濟南府有十萬零八百五十五人,人口最少的膠州直隸州只有二萬八千七百五十六人,人口最多的歷城縣有二萬一千一百五十七人,人口最少的高密縣只有六千九百六十三人。”
“河北道,上報人口數字四十九萬八千五百二十七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大名府有九萬七千八百三十八人,人口最少的潞安府有七萬一千七百十九人,人口最多的大名縣有一萬九千四百三十三人,人口最少的黎城縣有八千八百三十九人。”
河北道的人口因為得到了移民的補充,是目前國內各道最平均一個。
“畿東道,上報人口四十八萬六千六百七十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河間府有十萬二千四百五十六人,人口最少的武定直隸州只有三萬七千七百九十四人,人口最多的河間縣有二萬零八百八十三人,人口最少的樂亭縣只有五千五百三十八人。”
“畿南道,上報人口五十萬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其中人口最多的保定府有十一萬二千一百五十五人,人口最少的冀州直隸州只有四萬一千四百八十七人,人口最多的安州有一萬五千零三十二人,人口最少的夏津縣只有六千七百六十八人。”
“晉南道,上報人口四十七萬八千四百零四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平陽府有十五萬七千七百八十三人,人口最少的大寧直隸州只有二萬六千七百零七人,人口最多的臨汾縣有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五人,人口最少的吉縣只有六千九百三十四人。”
“晉中道,上報人口四十六萬六千七百五十五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太原府有八萬七千七百九十六人,人口最少的遼州直隸州只有四萬六千八百十三人,人口最多的曲沃縣有四萬零二百五十六人,人口最少的臨縣只有四千四百二十七人。”
曲沃人口多是因為,當時晉中平原的大多數沒有被漠南蒙古劫掠走的百姓都逃進了太原府城,後來也大多不願意離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