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跑偏了(2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3546 字 1個月前

不僅僅是何吾騶,南京城中更是多有東林黨出身的官員,此時紛紛出班相斥,整個朝堂直如吵成了一個菜市場。

彭溫韋卻是毫無懼色,無論是誰駁斥,全部都昂首而應,大有一副舌戰群儒的英姿。

朱聿鐭嘴角露出一絲意味難明的笑,這人的身份背景在王大用小聲解說之中,此時朱聿鐭已經完全清楚。

鼓溫韋並不是真的這般英雄好漢,雖然確實不曾降闖降清,但本身也並不是什麼硬骨頭,有足夠的勇氣,面對這般慘淡的人生,以一人之力獨抗萬眾,這次之所以敢這般站出來硬剛,正因為他是閹黨一脈,而且也深知皇帝需要他這樣做。

朱聿鐭也不是完全沒有安排,在他建立的學院之中的學子還未結業之前,無論如何在這大明朝,他都需要這些讀書人先維持場面的。

而閹黨餘孽也是最好的選擇,這些人與東南這些士子的圈子格格不入,歷來被排濟,如今在王大用這個閹黨頭目的東廠開始重新營業之後,這些被排濟的閹黨餘孽,自然而然便向之靠攏而來。

更不說,王大用已經提前交代過皇帝所要行之事,有了皇帝的身先士卒,再加上背後站隊支持,彭溫韋自然毫不怯場,衝鋒在前,橫勇不可擋。

“臣黃濮存附議!彭侍郎所言甚是!所謂內不修,何以御外乎?這些無父無君,背棄祖宗的敗類,必須嚴查到底!”

還未戰幾個回合,又一個文臣站了出來,同樣的正氣凜然,義正辭嚴。

若非身邊的王大用將他的來歷,同樣小聲的給朱聿鐭做了簡略介紹,朱聿鐭差點就相信來了一位心繫國家,滿身擔當的好官了。

這似乎是引發了一個信號彈,在黃濮存出班支援之後,陸續便有十數位官員站了出來,開始與朝堂上的官員開始撕扯,口水濺滿一地。

雖然這些文臣數量不多,但是卻是戰鬥力極強,雖然被駁了個體無完膚,但卻無一人退縮,死咬着這些人都是叛逆,一定要先清理內部叛逆不放。

“今日只是慶祝吾皇大捷而歸,這些瑣事日後再談不遲,如今京城上下百姓士紳皆在慶祝江南光復,莫要在這種小事上掃了闔城百姓士紳的興緻。”

今日的朝堂走向,讓蘇觀生有些猝不及防,本來他是集了勁頭,想向朱聿鐭發難,要求其收回大赦天下的成命,至少也應該將闖營排斥在外。

畢竟闖營的名聲實在太壞了,這種殺官造反,對於士紳從來都是血洗千里的混帳,在士林之中顯然不可能有什麼好名聲,畢竟誰也不願意被人打上門來滅門,然後被人踏着自己屍體將自己的家產全部拿走。

而闖營更是逼死了崇禎皇帝,因此無論於公於私,在士林之中,徹底絕滅闖營都是絕對的政治正確,誰也不願意闖營再次在天下興風作浪,讓他們這些士民們沒有安全感可言。

以錢糧問題為突破口,一來可以讓皇帝明白國家的困難,先行休養生息一番,不要再打仗了,畢竟這不到半年就多了二十餘位不受文官控制的勛貴,而且還是個個手握兵權的勛貴,文官體系的壓力已經足夠大了。

二來同樣以財政困難為由,錢糧籌措困難為由,說服皇帝莫要對欺君誤國的闖營一視同仁,先慢慢將其邊緣化。

然後便可以坐等闖營上下因為待遇不公,或者被文官們撩撥的狠了之時,怨恨之餘必然會鬧出什麼亂子時,再名言正順將之徹底剿滅,以報崇禎皇帝之血仇,同時也安了大伙兒的心。

第三個目的就比較隱晦了,只要皇帝一步步落入這些陷阱之中,真的除了闖營,那皇帝就會發現,各個武將都會開始都皇帝離心離德,介時文官集團再介入其中,就可將武將集團分化瓦解,一步步將不聽話的武將收拾掉,再次重新掌握軍權,徹底夯實文官集團對於大明的領導地位!

但一番爭論之後,不知不覺間,卻被帶的有些跑偏了,沒有算計到勛貴集團,卻演變成了對江南士紳的清洗的議題,這哪裡還進行的下去?

雖然蘇觀生對於江南士紳也沒有什麼好感,但是他目前還在這個首輔的位置上,但凡有任何對士林的清洗計劃,必然會在他身上算上濃墨重彩的一份,他不願更不想背上這無盡罵名,讓自己所有的好名聲在士林之中徹底污名化,被人萬世唾罵。

“那閣老覺得收稅一事可否妥當?”

朱聿鐭看向蘇觀生,平靜的問道。

“國家艱難,士民更應為國多作犧牲,相信作為國家的基石的士民,定會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

蘇觀生嘆了口氣,皇帝擺明就是為了錢糧,若不滿足他的要求,這清洗計劃就不可能阻止的下來。

兩害相較取其輕,既然已經跑偏了,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蘇觀生便即直接應承了下來。

但是蘇觀生還是小窺了朱聿鐭,在他應承下來之後,朱聿鐭嘴角卻是多了一絲獰笑。

感謝年華逝水情誼存的打賞,謝謝。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