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第340 格殺勿論(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406 字 1個月前

在進入火炮時代后,原本歷史上眾多的攻城器械,基本上都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畢竟在火炮面前,這些移動緩慢,並且體格龐大的東西,就是最好的靶子,而滿清採用的盾車,目標小,移動速度快,還可以在盾車之中藏人,委實卻是這個時代應對火炮最好的攻城器械。

在這些盾車進入射程之內后,城關上的火炮就沒有停止過轟鳴,一輛輛的盾車不斷的被擊碎在半路上,但更多的盾車卻是頂着炮火,不斷的接近着城牆。

大量的盾車,在登州城外數十步的護城河處,便即停下腳步,然後從盾車之中閃出眾多的弓箭手,拉弓搭箭,開始向著城頭反擊。

在弓箭手們的掩護下,一隊隊士卒快速的從盾車之中行出,將一袋袋的沙土快速扔進護城河內,數千人一起行動,護城河快速的被填塞着,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變淺着。

正在清軍弓箭手們自認為已經壓倒了城關的反擊之時,一桿桿火銃卻是突然從城頭弩牆之中伸出,任何便是密集的火銃聲爆響開來。

而在這些弩牆口,更是出現一面面只有數個小孔的盾牌,火銃手將火銃從這些小孔處伸出,再利用上面兩個觀察小口確定方位,對於人群密集處,齊射壓制。

在火銃出現的瞬間,原本跳出盾車的弓箭手們,幾乎都再次回到盾車的掩護之內。

但是他們的反擊卻是作用不大,密集的箭矢不斷的激射而來,大多準備的命中火銃開火的位置,但卻只是將盾牌射的澎澎作響,少有能夠傷到藏在其後的火銃手。

清軍的箭矢作用不大,但是明軍反擊的密集火銃射擊卻是似乎永無止境,一隊隊輪換而前的火銃手,不斷的在城頭升騰起一股股的白煙,然後便是正在填河的清軍士兵一片片的倒下。

只是對射了三輪,便即損失慘重的弓箭手們,便即再次縮身回到盾車之內,然後開始不斷的向著天空拋射箭雨。

但是人在盾車掩護下,沒有直觀的觀瞄測距,這種弓箭拋射很多都是連城頭都沒有碰到,一些飛上城頭的箭矢,也會在無數的盾牌面前,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只是堅持了小半刻鐘,填河的清軍士兵便即在慘重的傷亡之下,潰敗下來,望向城頭紛紛露出了極大的懼意。

但是滿清中軍並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這些清軍雖然傷亡慘重,但卻依舊不敢在督戰隊雪亮的刀子面前後退。

只能不斷的將盾車向前推行着,直至行至護城河邊緣,這才停了下來,冒着城頭上連綿不絕的火銃,冒險打開盾車前擋板,將一袋袋泥土倒下護城河中。

傾倒完泥土的盾車便即轉向而回,繼續裝填泥土,然後周而復始,循環向前。

這個過程整整持續到了天黑,這才堪堪將護城河填平一段,殘餘的清軍這才在號角聲中,如蒙大赦一般的逃轉而回。

但是第二日清晨醒轉,清軍上下就驚怒的發現,原本已經被填平的一段護城河,此時已經再次被人掘開,也許應該說被人偷偷掘開一個小水道,然後便在水流的衝擊之下,成功將滿清的一日辛勞大半付之流水。

若單單如此還並不算什麼,更可氣的是明軍竟然連夜在護城河周邊數十步內,挖掘出了無數大小不一的坑洞,有這些不規則的坑洞存在,清軍的盾車再想象昨日那般迅速前進,就完全成了奢望。

不過阿濟格卻是並沒有什麼惱怒之色,明軍的表現雖然出乎他的預料,但是對於他而言,這些都是小道,最多可以遲緩他幾天的時間,根本改變不了結果。

既然登州城的明軍守將善守,阿濟格反而覺得沒有一股作氣的攻到城下反而是一件好事,畢竟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出現在城下,估計損失會更加的慘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